活出自我

跳脫框架,才能活的自由

人生充滿著各種「道德框架」和法律,為的是人類社會的和諧,以及大眾普遍認同的「正常」行為。

今天我們不談法律,我們聊聊「道德框架」。


我們生活中的社會,有非常多的道德、倫理、和既定的想法參雜在這當中。

但是這些道德倫理,和既定的想法,是誰規定的呢?

這麼舉例吧,誰規定男主外女主內?

誰規定30歲以前一定要結婚生子有房有車?

誰規定在一個大公司上班月薪10萬以上才算是人生勝利族?

這些的道德規範,我們面臨到許多本不應該擔心的事情。

比方說: 年紀,多了一個「適婚年齡」。

以前到25歲還沒結婚就會被街訪鄰居說嘴,現在18歲生小孩都可以上新聞?

這一些的道德規範,是從誰的標準而來? 又是誰訂定了這些事情?


假使跳脫了這些框架,我們的生活真的可以回歸平靜且單純。

我這裡不是說藐視法律,而是不去在意世俗的想法和眼光。

而是像身為一個女性應該做什麼,身為一個30歲的女人是否要生小孩等的這些問題


近日,我莫名的感到壓力很大,其中有很大的原因,是因為我並沒有在離職之後馬上找下一份工作,而是待業了3個月,也毫無任何動作。

每個人關心我的第一句話就是,工作找的怎麼樣? 下一份工作想找什麼領域的工作?

但卻沒有人問我,我有沒有想做的事情?

大家對於我正在做的事情,只有很隨意地以自己的認知和看法下結論: 「喔,所以你想休息一下再開始工作是嗎?」

疲於解釋的我,只好認同他的想法,因為再辯論下去,也只是更多的不諒解。

親友想當然,會以關心的名義給我施加壓力。

比方說: 「這個年紀還這麼任性,不為未來考慮,只考慮到現在,這樣怎麼存錢買房結婚?」

大概就是用年紀、用收入、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待一個我正在做的事情。

說我任性也好,自私也罷。

但是我更想問的是,不趁此時還沒有任何壓力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更待何時? 

幸福

比起做到別人心目中的樣子,我更希望可以達成我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。

因為最終,只有自己才能成就自己。

在別人眼裡,不過就是曇花一現,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,真正一步步完成自己的待辦清單,才是真切的「生活」。

每個人想要完成的方式不一樣,當然金錢在這社會是無比重要,但是我更希望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熱愛自己的每一分鐘。

而不是懊惱與後悔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,或是沒有完成的事情。

因為懊惱跟後悔改變不了事實,只有實際行動才能。


感情的事情也是如此。

沒有人給予一本規範說男女朋友在一起時應該怎麼做,甚至婚姻中夫妻之間的義務分配該怎麼處理。

只要雙方願意,即便是女方錢賺得比男生多,男方在家裡當一個家庭主夫,有什麼不對的?

婚姻中法律保障的是雙方的權益,但不是兩人維繫婚姻的方式。

更何況是男女朋友,毫無法律可言只要不要殺人縱火。

這一些的道德規範,綁的現在許多人不敢結婚、不敢談戀愛,因為單身就不會有這些不必要的另一半的困擾。

平常的生活壓力就已經夠大了,還要去處理另一半給出的規定和要求。

那真真是不用生活了,每天都像是個機器人被植入代碼執行任務罷了。

不需要情感,只需要完成大家所希望的事情就好。

時間到了,就結婚、買房、買車、生小孩。

時間到了,就進到職場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。


就是因為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類,所以有感情有想法。

那為什麼不忠於自己的感情和想法,而是強迫著自己做那些希望別人要你做到的事情。

當我們不再拘泥於任何一個時期應該要完成什麼樣的成就時,或是需要盡到什麼責任或義務時,我們的生活也會相對變得可能性更大,變得更加的自由。

因為我們能做的事情變多,甚至不用受到侷限的無限發揮。

忠於自己,才能活出自己

跳脫框架,才能活的自由。

哈囉讀者你好,

感謝你持續的關注我的文章,若是你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,請不要吝嗇的幫我按個讚

若是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身邊的人有幫助,也請你幫我分享給那位需要你幫助的親友

若是你喜歡我的文字,也很歡迎你持續追蹤我

最後的最後,如果你有想要跟我分享的,或是希望我可以更好的地方,也歡迎你在底下留言。

我們下一篇再見 Ciao


2 則迴響

發佈留言